从汶川大地震 看人民防空建设

2017-05-04       来源:

                                 成都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  周芝茂

  自“5.12"汉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市人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反应迅速、处置果断、应对得当。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勤奋工作,认真履职,彰显了人防系统“准军事化”机关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英勇战斗作风。国家人防办副主任李扬在专程往临成都视察指导人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后,对我市人防系统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取得的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许。

  通过抗震救灾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人防系统在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值得重视,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从我市两级人防部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的实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

  一是警报建设不能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首先是防空警报建设力度不够,警报台站数量较少,建设速度没有跟上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步伐,导致警报音响覆盖率较低。同时,选址布点也不尽合理,尤其是部分重要区域、重点部位、核心要害部门没有设置警报台站,再加上在"5.19”鸣放志哀警报时由于准备时间较为仓促,致使警报鸣响率偏低、音响盲区较多。其次,人防在以往过度倚重警报社会化管理体制,存在设台单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维护水平不高、应急反应能力不够等各种弊端。这种警报维护管理模式,在平时有计划地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演练是切实可行的,但是难以应急,如果遭遇“5.12”地震这样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就无法应对。第三,报警手段单一。警报预警体系基本以固定台站式警报为主,牵引式大功率警报、车载移动警报、便携式手摇警报《这在抗击堰塞湖威胁中发挥重要作用)等快速反应手段和应急措施较为缺乏。面对突发自然灾害,在电力中断、通信中断、建筑物倒塌或严重受损、管理人员缺位,无法对警报实施维护管理和检查的情况下,设在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警报器就成了摆设,一旦有事,警报预警体系难以在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预警。

  二是通讯保障手段不适应人防组织指挥的需求。我市的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与人防建设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起步相对较晚,市人防指挥中心仍在建设完善之中,目前还仅仅只是接通了市话、军线和党政网,与军区空军的指挥、预警系统,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系统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等尚未形成互联互通的指挥通信网络。各区(市)县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均未建设人防指挥所,通信保障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网尚未建立,配备车载短波、超短波电台和海事卫星电话的机动指挥车也一直未能装备到位。因而,目前我市人防系统的指挥通信手段没能自成体系,主要还是依赖于地方电信网络来保障,指挥手段、通信保障方式十分单一,一旦遭遇“5.12”大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在地方电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一下,就显得指挥手段欠缺,既接不通也联不上,指挥中枢基本瘫痪,无法迅速作出反应、组织起有效的应急行动。

  三是专业队伍的组训模式不能适应艰巨的抢险救援任务。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成都各区(市)县共组建有8400余人的人防专业队伍,担负战时和应急状态下的抢修救援任务。但这些专业队伍的整组都是依托于各有关部门和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属于较为松散的群众性组织,实行的又是系统管理,平时的使用也是系统调配,缺乏组织协调和联动机制,人防部门要指挥调遣他们,只能通过各行业系统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受训练保障、训练经费和训练补贴等因素的制约,专业队伍平时缺乏必要的训练和演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显得难负重任。另外,人防专业队伍缺乏必要的装备,车辆、通讯设备和应急救援的一些必需特种装备无法保障,遂行应急救援任务面临许多困难。因此,如何建设精干过硬的专业队伍体系值得深人研究和探讨。

  四是以战时防空为建设目的人口疏散地域不适应城市紧急避难的需要。我市在以往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工作中,出于保存战争潜力的目的,为便于战时人员隐蔽,同时也是基于城乡之间结对帮扶的考虑,人口疏散地域大多选定在远郊县(市)偏远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当地乡镇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基础建设薄弱,综合保障能力不足,并且大量人员的远距离输运使交通保障的压力也十分突出。因而,人口疏散地域在面对类似“5.12”大地震这样需要紧急疏散转移的数以百万计的受难群众时,难以立即承担起接收安置和日常保障任务,无法满足城市人口紧急避险的需要。

  针对问题和不足,为固强补弱,推进人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的体会是必须抓好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责任意识和服从意识,培养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二是适时组织开展实战背景条件下的综合演练,通过演练来锤炼队伍、、培养人才,不断提高人防专业队伍战时和紧急状态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确保一旦有情况,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坚决完成任务。三是理顺经费渠道,加大保障力度,用人防业务经费为人防专业队伍购置储备一定数量的车辆装备、通讯装备和一些遂行任务所必备的物品和装具,努力为人防专业队伍遂行任务创造条件。  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辟建布局合理的城市避难场所

  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构建自成体系的信息化指挥系统

  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是人防部门遂行人民防空职能任务的基本保障,是人防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是人防建设的“生命线”工程。通过抗震救灾的实践,我们深切感到,在按照国家的规定要求和建设目标,建设完善省、市级人防指挥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应高度重视区、县一级人防指挥所建设,并且要加快区、县人防指挥所的建设步伐。要根据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到条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分期分批尽快完成,既可作为当地党委、政府战时(应急)的指挥平台,又可作为市级人防战时(应急)的预备指挥中心。同时,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为各区(市)县配备装载短波、超短波电台和海事卫星电话的机动指挥车。从而使人防指挥通信系统担负起防空防灾的组织指挥通信保障任务。

  要进一步强化建设管理,打造灵敏可靠的警报预警体系  

  警报预警体系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乎人防的形象和地位,因此,打造灵敏可靠的警报预警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在健全完善警报的社会化管理体制,调动维护管理人员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的基础上,要坚持“以我为主”的思想,既要依托于警报的社会化管理体制,但又不依赖于社会化管理,重点是在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上下工夫,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使警报的建设管理步人正规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其次,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警报设施系统日检测、月维护等战备值班、战备检查制度,并组织技术人员会同厂家开展技术革新,通过技术升级改造,使警报设施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常时通电,使警报体系时刻处于待机鸣放状态。第三,要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建设投人,在统一规划、合理布点,稳步推进固定警报台站建设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装备一批牵引式、车载式、便携式移动警报设备,增强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真正使防空警报体系成为能全时报警、全域报警、多手段报警的预警体系。第四,要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地方警报预警应急响应方案,从响应等级、组织领导、战备要求、工作程序、工作内容等方面对警报预警应急鸣放从法规和战备制度层面进行刚性规定和要求。第五,应结合当地人防实际,制定警报管理办法,报请地方人大批准,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颁布实施。  

  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打造精干过硬的人防专业队伍

  在大力开展人防专业队伍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理论研究的同时,着重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充分利用军事机关领导和管理人防的优势,把人防专业队伍的整组和训练主动融人民兵整组训练之中,每年和军事机关共同组织开展一至两次针对性训练,在训练中增强人防专业队伍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服从意识,培养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二是适时组织开展实战背景条件下的综合演练,通过演练来锤炼队伍、、培养人才,不断提高人防专业队伍战时和紧急状态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确保一旦有情况,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坚决完成任务。三是理顺经费渠道,加大保障力度,用人防业务经费为人防专业队伍购置储备一定数量的车辆装备、通讯装备和一些遂行任务所必备的物品和装具,努力为人防专业队伍遂行任务创造条件。

  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辟建布局合理的城市避难场所

  要转变发展观念,把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单一防空转变到防空与防灾并重上来。要紧紧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契机,抓紧调整人口疏散地域建设的模式。从"5.12”大地震后紧急疏散转移受灾群众的经验来看,在大城市组织数百万的城市人口紧急疏散到几十公里外地处偏远乡镇的疏散地域,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无论是应对以精确打击为主要作战样式的现代战争,还是适应城市平时防灾减灾的需要,都应该把疏散地域从偏远乡村尽快调整到城市周边近郊,并科学规划,慎重选点,周密安排,精心实施,重点建设。同时,牢牢抓住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严格落实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规定,把好设计关、审查关、监督关、验收关,确保防空地下室应建率和人防专业队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配套工程建设计划的落实。力争尽快建立起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与疏散地域互为补充的城市避难场所体系,为人民群众的紧急避险提供可靠保障。